近日,寶利根(成都)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利根)啟動A股IPO輔導。輔導券商為中信證券。
寶利根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專注于高精密模具開發制造、精密組件生產制造以及整體技術方案提供的公司,主要產品聚焦在汽車電子與軌道交通、數據高速傳輸與存儲、智能制造與光電傳感器等產業中的精密組件開發制造。
實控人張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表示,寶利根從決定落地到成都,到目前啟動A股IPO,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最先是到工業園區租廠房、買設備,到如今產值達到10億元。”
創始人將精密制造業種子帶回中國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寶利根實控人為張英,其通過成都寶利潤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控股寶利根35.47%的股份。同時,還通過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合伙公司間接持股寶利根。
不過,作為公司大股東兼實控人的張英,并不是寶利根的創始人。根據寶利根公告,其丈夫席剛于2022年3月去世。去世后,由妻子張英接棒,成為寶利根董事長。
履歷顯示,席剛出生于1964年1月,1981年-1985年在西安理工大學精儀系精密儀器專業量本科學習。1991年到新加坡學習,并留在當地工作。
2000年,席剛與當時在新加坡成立的“寶利根”(Polygon)創始人相識。后者認為,席剛是一位非常有專業能力、以及人品值得信任的人,因此決定將“寶利根”(Polygon)這一品牌交給席剛,在中國成立精密模具公司。
“因此,‘寶利根’最初是一家外資獨資公司”。據張英回憶,先生席剛將“寶利根”品牌帶回中國后,第一站就選擇在成都落戶。
“當時,考察了很多地方,包括廣東、廈門,以及上海,但最終以成都作為了根據地。這一方面是認為廣東一帶人力成本相對較高;另一方面也是看中成都這邊的人比較能吃苦,各方面成本要低一些。此外,交通也很方便。”張英回憶。
據披露,當年,“寶利根”計劃在成都高新區投資3000萬元,用于汽車電子連接器和高速通訊模組業務板塊的研發。
彼時,席剛表示,此舉將確保未來5年內,寶利根成都公司在這兩個板塊的收入每年增長10%。數據顯示, 2016年,寶利根成都公司實現整體銷售收入近3億元,同比增長10%。
服務全球最大電子連接器制造商
自成立以來,寶利根一直發展迅速。
在汽車電子連接器業務方面,寶利根服務于全球最大的電子連接器制造商TE Connectivity (泰科電子)。財報顯示, 目前泰科電子年產值已超150億美元,其中汽車電子連接器業務收入超60億美元。
2022年,泰科電子在國產化項目投資方面新增了8億元投資,預計未來5年在中國投資42億元。這些投資已部分落地昆山,泰科電子汽車事業部昆山工廠已正式投產。
除負責泰科電子在中國區業務的核心模具研發外,寶利根還負責泰科電子包括德國、北美等區域市場的模具研發業務。
寶利根也是全球通訊模組業務領頭羊Amphenol(安費諾集團)的核心合作伙伴,其產品已覆蓋5G、6G技術核心模組,為2018-2028年供應全球市場的主要產品,這些產品用于華為等公司的通訊基站。
消息顯示,寶利根、華為、泛太此前已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共建華為AI+RPA應用示范基地、編寫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AI+RPA教材等,共同推進國內AI+ RPA產業發展,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
股權穿透顯示,寶利根第一大股東為POLYGON PRECISION ENGINEERING PTE LTD,持股比例達40%;成都寶利潤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5%;成都寶利潤和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都寶利潤豐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11.62%和5.33%。
作為寶利根南通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的黃益平,以個人名義單獨持股3.2705%。
其中,成都寶利潤和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都寶利潤豐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疑似員工持股平臺。對此,張英曾表示,創始人席剛十分關愛自己的員工,在10多年前就做了員工持股平臺。“可以說,他們即是員工,也是骨干,更是股東,都愿意讓寶利根更好地發展。”
數據顯示,寶利根目前終端服務客戶包括中國中車、寶馬、路虎、捷豹、奧迪、奔馳、蘋果、三星、華為、耐克、瑞聲達等,客戶遍及歐洲、美國、日本、東南亞及中國。
——信息來自: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