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格局逐漸固化
全球范圍來看,連接器產品最早出現在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跟著戰后電視、電話等民生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發展,連接器的應用領域逐漸從軍事領域拓展到了一般消費性電子、汽車、通信、工業、醫療等范疇。20世紀90年代,全球化制造開始,伴隨著跨海電纜、電視大普及,以及電腦產業的興起,全球范圍內對連接器產生了海量的需求,靠著市場的拉動,連接器很快進入了第二輪新一代流派的高峰期。而隨著連接器產業的不斷發展,最近十年逐漸進入了資本驅動的全新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全球的連接器行業逐漸形成了高度壟斷的寡頭市場,龍頭企業對有一定實力的新進入者進行大量并購,市場格局逐漸固化。
2017年后企業注冊數量快速下降
根據全球企業數據庫庫查詢,目前工業連接器行業的主要活躍企業共有42353家,其中以2014年至2017年為主要注冊熱潮,其中2016年注冊企業的數量最多,為1908家。自2017年后,市場開始步入冷靜期,2018年注冊數量急劇下滑,縮水45%,隨后2020和2021年的注冊數量均持續下降。
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527億美元
根據全球連接器行業研究機構Bishop&Associate發布的數據,全球工業連接器行業的市場規模在5G、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興起等因素的加持下波動增長。2022年,全球工業連接器行業的市場規模體量約為526.5億美元。
中國市場規模占比最大
根據Bishop&Associates在2022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是249.78億美元,占全世界32%的市場份額,是世界最大的連接器銷售市場,其次為美國,連接器市場規模為164.84億美元,占世界總規模比重的21%。
重要市場參與者主要分布于美國日本德國等地
從全球工業連接器行業主要市場參與者角度來看,泰科、安費諾和莫仕依舊憑借著規模與技術優勢保持著絕對的領導地位。此外,羅森博格、住友、矢崎、航空電子等企業也在其重點布局的領域獲得了一定的行業地位。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