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經濟持續復蘇并走向常態化的一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戰略轉換之年。上半年中國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成果,積極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生產需求持續擴大,市場預期不斷向好,帶動了多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作為重要的基礎性配套產業,電線電纜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包括家用電器、計算機、智能化辦公、工業控制設備、汽車電子、數據服務器及新能源科技等,被喻為國民經濟的“血管”與神經,在中國經濟社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利好因素影響,上半年電線電纜企業迎來了發展春天,但與此同時,銅價創近十年新高,給電線電纜企業帶來了挑戰。
利好因素多
電線電纜企業業績亮眼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補短板”等宏觀政策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帶動了電力、石油、化工、城市軌道交通、汽車、建筑、新能源及船舶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電網改造加快、特高壓工程相繼投入建設,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的快速發展。如今電線電纜行業已經成為電工電器行業二十余個細分行業中規模最大的行業,占據四分之一的比重。
得益于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生產需求持續擴大,上半年,一些電線電纜企業取得了極為亮眼的成績。這一方面是得益于這些電線電纜企業擁有著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較高的技術水平,通過持續加大資金投入,重點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逐漸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甚至還在高端產品領域與國外電線電纜企業展開激烈競爭。根據APC產業協會和線纜信息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全球電線電纜制造商排名顯示,全球電線電纜制造商20強分別為普睿司曼、耐克森、住友電工、古河電工、藤倉、遠東、富通、中利、銅陵精達、特變電工等企業。在全球電力電纜制造商10強中,中國企業占到了5家,全球前20強中,中國企業占了10家,這表明我國電線電纜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已然得到了極大提升。
另一方面,離不開中國早日控制住新冠疫情,推動了經濟的復蘇與發展。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外電線電纜企業均面臨著同樣的困局。但國外由于未能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給電線電纜企業造成巨大沖擊。比如意大利普睿斯曼公司2020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0.16億歐元,同比下降10.3%;法國耐克森公司2020年銷售收入59.79億歐元,同比下降11.22%;日本住友電工2020財年實現營業收入31070.27億日元,同比下降2.23%。與之相對的是,由于中國疫情防控得當,國內電線電纜企業迅速恢復生產,搶占市場,獲得豐厚回報。比如遠東,2020年智能纜網實現營收172.11億元,同比增長13.62%,創歷史新高,實現凈利潤4.02億元,其中線纜產業實現營收171.46億元,同比增長13.79%,實現凈利潤4.81億元,全年中標金額超210億元。
銅價創近十年新高
電線電纜企業面臨挑戰
電線電纜產業是一個對原材料依賴非常重的行業,尤其是對銅材的依賴始終未能改變過。據相關統計數字表明,電線電纜用銅量約占全國銅消費量的60-70%。而銅等原材料在電線電纜成本構成中占到了80%以上,再加上能源價格、運輸費用以及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使得電線電纜企業面臨著挑戰。
近年來,由于世界銅錠市場價格一路飆升,國內的電線電纜成本暴漲,幾乎所有電線電纜企業都面臨著成本挑戰。尤其是2021年以來,受到經濟復蘇以及流動性依然寬松的支撐,工業金屬的價格大幅走高,銅價創近十年新高,一季度現貨均價62600元/噸,同比增長38.1%,環比上漲15.4%。與此同時,有機構預計,202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復蘇態勢持續,中國及全球精煉銅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這意味著電線電纜企業的成本挑戰也將變得更大。
面對銅價漲價,電線電纜企業表現出最多的是“無奈”。因為與其他行業不同,電線電纜企業簽訂的訂單交貨周期普遍較長,尤其是與電力、通信、交通或鋼鐵行業簽訂的訂單,交貨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而等到發貨那一天,合同上的價格卻往往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因為銅價隨時都可能出現上漲。一旦合同簽訂,價格就無法更改,因此銅價上漲帶來的成本挑戰只能由電線電纜企業自己承擔,由此出現了有訂單不敢接,有生意不敢做的怪象。
2021年下半年電線電纜行業發展趨勢
1、宏觀經濟穩定發展,為電線電纜行業帶來長期市場需求
近年來,中國宏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GDP增速常年穩定在6%以上。下半年,根據相關機構預測,隨著中國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中長期發展戰略的布局和項目落地和全球疫情及經濟形勢的逐漸明朗,中國經濟有望加快完成常態化進程,GDP同比增速有望向6.0%左右的常態回歸。同時根據國家對電線電纜主要應用領域-電力(新能源、智慧電網)、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規劃來看,未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前景向好,預計到2026年行業需求規模有望達到1.8萬億元。
以國家電網為例。“十四五”綱要明確提出未來將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建設智慧電網和超遠距離電力輸送網。2020年,為了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國家電網公司全年固定資產投資4734億元,帶動社會投資超過9000億元。同時國家電網還進一步承諾,在“十四五”期間預計發展總投入5795億元,同比增加226億元,其中電網投資4730億元,同比增加125億元。這為電線電纜行業提供了長期、持續的市場需求。
2、環境保護問題備受關注,環保型電纜迎來發展機遇
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方針政策指導下,我國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工作,致力于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在這一前提下,新一代環保型電纜應運而生,受到了市場追捧。與常規電纜相比,環保型電纜有著更多的優勢,不僅具有很好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而且由于產品中不含有鹵素,在焚燒、掩埋等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惡英、鉛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有利于減少對空氣的破壞,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同時,環保型電纜不含有鹽酸和其他的有毒氣體,且絕緣與護套中不含鉛、鎘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使用過程和燃燒中不會產生或是非常少排放酸性氣體,保證了人員的安全。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以及各地環保法規的陸續出臺,尤其是人民群眾環保意識的持續提升,高端環保型電纜的需求預計將會獲得增長,迎來發展機遇。這對于擁有相關電纜產品和技術的電線電纜企業而言,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3、電線電纜行業加速走向集中發展、規范發展
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小企業眾多、行業集中度極低、中低端產品競爭激烈等問題都成為了我國電線電纜產業發展的阻礙,也是電線電纜行業內企業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與國內不同,電線電纜行業在歐美日韓等地區已成為存量市場,各地區的市場競爭格局已經基本穩定,市場份額集中在了幾家甚至一家公司的手上。前10家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均在50%以上。而在國內,排名前10的線纜企業市場占有率僅為12%,有著一定差距。
不過,隨著市場對品牌認可度的持續提高,以及行業發展的不斷規范化,再加上電線電纜的天然規模效應,未來國內行業向頭部企業整合的趨勢越發顯著,行業頭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也將快速提升。尤其是2017年陜西奧凱電纜事件的發生,引發了國家對于電纜質量問題的高度重視,在此前提下,開展了電線電纜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了質量違法行為,也擠壓了不法企業的生存空間,出現了較高比例企業退出市場競爭的情況,客觀上加速了我國電線電纜產業走向集中發展、規范發展。在今后,通過企業間合并、收購等重組運作,行業集中度必定會上升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4、下游市場需求調整,帶動電線電纜企業向綜合化方向發展
一般情況下,電線電纜企業根據自身規模大小、技術儲備等情況,著重生產部分品類和規格的電纜產品,以滿足客戶的使用需求。然而,隨著產業結構及下游市場需求的調整,客戶對于采購電纜的需求逐漸發生變化。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客戶已不僅僅滿足于到多家電線電纜企業采購對應產品,而是傾向于向能夠提供全品類、全規格電纜的綜合化電線電纜企業進行一站式采購,即在一家電線電纜企業買到所需的電纜產品,有助于節省時間和精力。甚至有些客戶為了滿足自身的特殊需求,還需要定制化產品,這就對電線電纜企業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和生產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對于產品單一、研發能力較弱的電線電纜企業而言,自然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這就促使電線電纜企業向以品牌為核心、提供完善售后服務和提升產品豐富度及研發能力的綜合化方向發展。以遠東為例,作為深耕線纜行業36年的企業,擁有架空導線、電力電纜、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特種電纜等四大類全系列全規格高品質線纜產品,足以滿足客戶的一站式采購需求。同時遠東還始終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設立了科技研發專項資金, 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憑借著強大的研發實力,遠東平均每年開發新產品數十個,申報多項國家級專利, 具備了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產品的實力。
文章來源:遠東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