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最近幾年全球主要市場的新發布車型的分析,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貫穿式尾燈井噴爆發式的增長態勢。2014,2015年全球還只有屈指可數的2款貫穿式尾燈的車型上市,短短幾年間,到2019年全球就已經有35款貫穿式尾燈的新車型發布上市。
貫穿式尾燈的上漲趨勢和新能源車的上漲趨勢高度吻合,也和汽車行業內電氣化、數字化的趨勢一脈相承。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貫穿式尾燈的車型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
通過全球車型的分布情況,尤其可以看到一點很明顯的是,貫穿式尾燈尤其受到中國市場的青睞,幾乎占了整個貫穿式尾燈市場的半壁江山,這和中國市場的電氣化和智能化走在全球的前列是分不開的。中國數量眾多的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都把貫穿式的前后燈方案用在自己新發布的車型上,以體現科技感和創新能力。 隨著時間的發展,貫穿式尾燈也越來越會被重視,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在嘗試使用貫穿式尾燈。從最早的奇瑞奇云到比亞迪秦(參數丨圖片),以及自主品牌領軍人物之一的廣汽傳祺和上汽,無不例外都采用了貫穿式尾燈的設計,不得不說,貫穿式尾燈真的是百搭。盡管如此,還是很容易看出每一個品牌對于細節的不同詮釋,看起來也真的是不!一!樣!
貫穿尾燈的技術方案
早期貫穿式尾燈的流行范圍并不廣闊,在上個世紀僅僅出現在一些美系車上。雖然貫穿式尾燈的設計新穎美觀,但是采用這樣的設計方式,會讓車子的整個成本變高。想要實現貫穿式尾燈的設計,尾燈的線束排布要更為復雜一些,而且后續的故障率也比較高,維修成本隨之上升。
20世紀還是傳統燈泡的時代,在led還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做貫穿式尾燈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像第五代的林肯大陸,一個完整的貫穿式的尾燈下來可能需要用上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小燈泡,有密集恐懼癥的消費者可能不太會喜歡這樣的方案。即便這么多小燈泡鑲嵌在貫穿尾燈里,亮點感,顆粒感也非常強,同時燈泡的壽命短也導致了更換燈泡的頻繁,想象一下這么酷的林肯后面,看到幾顆壞了的小燈泡是件多么尷尬的事情,很多人就發現,買了這種貫穿燈的車以后,由于這種車的燈泡太多,一不留神容易“爆燈”,很多人去店里換燈泡的次數比去加油還勤。因此在還是燈泡的年代,要普及貫穿式尾燈確實有它天然的不足和弊端。如果遇上交通事故,更是大出血,別的車被追尾,最多換個保險杠、修修后備箱,而貫穿式尾燈汽車被追尾,換一整套尾燈總成那是必然的事情,而它的更換成本更是其他普通車的好幾倍。
21世紀由于Led的革命性技術突破,led的性能壽命比燈泡有了上十倍的提升,理論上整個車的生命周期內都不需要對單顆的led光源進行更換,免去了更換led的麻煩和高昂的維修成本。隨著車燈Led的普及,貫穿式尾燈終于迎來了大發展。車燈LED技術發展到現在也有10多年時間了,很難說現階段貫穿式尾燈還有沒有大的技術難度,大多數的燈廠只要有相應的技術設備和能力,都可以做出來。因此市面上的貫穿尾燈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參差不齊。
同樣是貫穿式尾燈,普通人只要細心觀察,也可以很輕易的看出外觀和視覺上的區別,可以說有些品牌的車型其實是在跟風的粗制濫造和生搬硬套,有些品牌的車型是真的有用心去設計,保持車身設計的統一性,從而營造出美感和設計感的。最容易分辨貫穿式尾燈的差距是晚上,到了晚上,看貫穿式尾燈的點亮效果,你就會發現,有些貫穿式尾燈,“貫穿”得很不走心,尾門和兩邊燈組的間隙大得像護城河,有些貫穿式尾燈一根完整的特意分成好幾截,這就是成本的問題了,給供應商的錢不夠,兩個燈組間的無縫效果就不夠到位,也有的車型原來的燈組本來就不適合做貫穿式設計,卻跟風要硬生生改成貫穿式,所以就會造成了巨大間隙,以及不協調。成本就在那里,你花多少錢,就得到多好的效果,但一款十萬的車,能有多好的效果?
反觀奧迪的貫穿式尾燈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大家都是玩LED,你還在用長條形的LED燈帶的時候,奧迪就改用多個LED的動態迎賓的復雜組成,這是奧迪家族的全新設計語言,奧迪A8、Q8都有這樣的設計,是從上到下延伸下來的,來到A7身上,在貫穿式尾燈上面,加入了奧迪的家族式設計語言。這樣一來,專屬于奧迪獨特的品牌辨識度,就出來了。其次從材料上,從做工上也差別明顯。因此說貫穿式尾燈要做成奧迪那個水平還是相當有點難度的。大致的總結一下現今貫穿式尾燈的技術方案,粗略可以分成如下幾種:
1、Led+光導式:一根光導貫穿整個貫穿尾部,在光導左右2端分別加上大功率的led光源,這種設計簡單高效成本低,而且基本不占用尾燈空間。美中不足的是光導的尺寸有限,無法點亮很大的寬度,對很多主機廠來說用光導的貫穿尾燈顯得過于纖細,無法體現那種大氣的感覺。而且光導要實現發光均勻也有它天然的局限。
2、LED+散射材料面罩: 這是國內很多燈廠貫穿式尾燈的方案,優勢是設計簡單,一根超長的led燈板加上一塊散射材料的面罩即可實現貫穿的效果,占用的尾部空間也比較有限。缺點是貫穿式尾燈的外觀很容易同質化,效果主要取決于面罩上的散射材料,點亮效果有點千篇一律的感覺,對有獨特造型要求的車型來說出彩比較困難。
3、LED+小反光碗:超多數量LED的方案。很多豪車采用的即是這種方案,整個貫穿下來可以用到100多顆的led燈珠,通過直射或者反射的方式先反射擴散,然后通過面罩均勻投射出來。每顆led光源都可以單獨控制,同時可以實現炫酷的迎賓方案。
為了避免雷同,各個主機廠也推陳出新,獨辟蹊徑,賦予貫穿式尾燈一些獨特的效果。例如下面的幾個貫穿式尾燈方案,傳統的技術方案要實現這種復雜特殊的造型就比較困難了,因此需要一些更創新更獨特的技術方案。大家有好的技術方案也歡迎在留言里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