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束生產效率的規劃,離不開前期的幾大線束工藝前期文件:流水線作業指導書, Time Study ,產能計算 ,優化 ,工廠布局。
1、流水線作業指導書
目的:指導員工如何操作
核心:線平衡
內容:預插接表,流水線內和流水線外掛線清單,物料清單,備料清單,鋪線清單,纏膠工位描述等等,物料布局圖,人員布局圖,生產過程布局圖。
2、Time Study
線平衡和效率:IS依據HOST系統的工作步驟和相應的時間來做流水線作業指導書,完成后要對流水線上的每個操作者進行時間測量,這樣是為了比較理論時間和實際時間,減少一切會影響效率的動作,進而不斷的完善文件。

image.png
3、產能計算主要有兩部分
(1)人員與設備的計算
(2)板子的計算

image.png
目的:提高效率,減少勞動強度
前提:充分了解生產工藝
衡量標準:時間&金錢
4、涉及Layout版本變化的情況
內容:評估更改的需求是否可行,并需要得到客戶的批準。為其他部門提供面積數據等支持。
優化:對工廠布局進行改進

image.png
這三點是想做好有效的時間管理的最主要的三大模塊或者方法途徑,在線束領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線束領域最貴的成本就是時間,與其他項目不同,在前期投入設備成本與發動機,動力總成等產品的投入差別很大。
認識了這幾大文件的內容之后,接下來就可以切入到-----提高生產效率。
一、標準操作時間的準確性
上面提到過流水線作業指導書,目前比較大的企業里,這個指導書不僅僅是操作指南,還會包括操作時間的標準,材料的搭配等等全面的技術數據下發給生產工藝人員。
為什么要提到操作時間呢?因為生產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實際產出與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可反映出達成最大產出、預定目標或是最佳營運服務的程度。亦可衡量經濟個體在產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潤等目標下的績效。所以線束行業也不例外,而且這個標準操作時間是對線束加工生產效率領域影響更大,因為目前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比如德國線束工廠,已經全球排名的工廠,人工操作比重還是非常大的。

image.png
圖一 流水線指導書范本
總之簡單的來說:生產效率就是用更少的人,在一定當量的時間內,產生出更大的合格的產品產量。
所以反復檢查標準文件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條500mm以內基本線徑0.35平方毫米的導線連接一個端子一個膠堵自動切割壓接的時間是3分鐘每百條,假如線長是1000mm以內,時間就遞加0.5結果為3.5分鐘。以此類推等。
二、現場布局的合理性
車間布局應考慮的因素有幾個前提,要保證好:照明的清楚度、出入和操作的安全性,保證員工過道與設備零接觸;以及維護時的方便性等一切5s或者6S的現場要求。
此外保證這些基本要求下,合理優化現場車間的布局也是提高生產效率的很重要的策略。

image.png
圖二 layout框圖
1、根據生產性質,合理安排工作區域
如線束生產分為自動切線,自動壓接端子,小膠堵等,然后是手動操作一切大端子,熱縮管等輔助操作。類似這種承接關系,有先后必要的順序的操作,應該縮下來回途中的銜接距離。保證生產的流暢性。
2、根據實際生產物料,避免材料移動的交叉迂回
有條件,可行性的物料,比如小的膠堵,保護軟管等材料可以在每個使用區域內都備用物料。像一些大的物料,或者占用空間的半成品等,盡可能放置在操作人員的合適區域,節約來回取料的時間成本。
三、技術深度,人機結合
雖然目前很多操作都是機器化,比如自動切線,去絕緣皮,壓接端子,甚至目前還有更先進的設備可以自動插接端子到護套里面,但是這種設備價格非常昂貴。
但是無論是操作設備,還是手動加工都是有人來進行,所以加深對員工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

image.png
圖三 人機結合
1、合理安排員工優點
女士可以安排在自動加工區域,對物料的分辨比較細心;男士可以安排在手動區域,比如打端子的壓接,充分發揮身體素質的優勢。
2、根據工藝要求,結合人機的可行性
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的保證人機功能,如盡量讓工人抬手,轉身等基本動作的方便性。
3、加強對員工的培訓
四、優化生產方式
線束產品,特別是整車線束特點更為突出,在一條流水線上會出現不同單元的線束的共同加工成一個完整功能的線束產品,所以對加工方式,在不同區域加工,對整體來說時間成本上是有很大差別的。
關于優化沒有基本原則可以去執行,只有根據具體車間,具體流水線的實際情況去優化。
因為優化內容沒有固定的,這里簡單講解一下關于優化的具體流程:
生產發現問題后——工藝分析問題,總結出問題——組織生產例會,去討論問題,判斷是否可以執行,比如關于線束的一個焊接是在總裝做,還是在預裝配之前就加工好再拿到流水線上下一步加工——然后組織項目會去討論技術方面的可行性等。
總結:
關于生產效率生產效率就是用更少的人,在一定當量的時間內,產生出更大的合格質量的產品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