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廠的本質是基于實時數據的支持,實施下達指令指導生產過程涉及到的全部活動,進行全面優化。智慧工廠由許多智能制造設備、控制和信息系統構成。對于智慧工廠方案商來說,僅有軟硬件開發能力依然不夠,還需要對行業有較深的理解。
成立于2015年9月的易加科技,旨在面向工業(制造業)企業和組織提供包含軟硬件的轉型升級和建設智慧工廠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務,包括智慧工廠戰略規劃、智慧工廠頂層設計、企業現狀診斷、智慧工廠項目實施和智慧工廠項目過程監理等。
易加科技擁有四個板塊的業務——汽車線束行業智能工廠方案、注塑加工行業智能工廠方案、智能制造培訓教育,和智慧農業業務。總經理李云龍告訴36氪,前兩塊是公司的業務重點。
易加科技最初從汽車線束行業切入了智慧工廠市場。李云龍表示,汽車線束行業具備品種多、原材料多、批量小、工位復雜、工序多的特性,想要實現線束的自動生產工藝流程,涉及到大量的算法開發工作。易加現已完成了線束生產的自動化方案的開發,并申請了專利。對于易加來說,汽車線束行業的技術難度解決后,未來再進入其他工業領域,更多是在做減法了。
易加的汽車線束自動化生產方案可以將生產效率提升30%左右,質量缺陷降低50%。企業一年可節約百萬元以上成本,一年到一年半之間即可收回成本。除了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質量缺陷,易加的智慧工廠方案可以實時采集和分析現場數據,為預警和監測提供數據基礎。
不過即使同一行業的客戶,其對方案的需求差異性依然較大,定制開發量達到整體項目量開發量的20%左右。李云龍表示,未來他們會增加通用性部分的搭建,并提升定制開發效率。公司團隊現有規模可同時承接8個項目,一個項目周期在4-8個月之間。易加已在杭州建立了分部,預期未來可同時承接15個項目。
汽車線束行業的智慧方案商較少,易加科技在此行業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了全國第一。全國在七個省服務了15家客戶,基本是外資和大型民營企業。
全國的汽車線束市場規模在千億級左右,注塑加工的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左右,但智慧方案商的數量也相對較多。易加科技表示,由于技術和方案的成熟性,他們接到的大多是大B客戶的訂單。現在正在服務的兩個注塑集團的年銷售額均在40億元以上。
易加科技除了收取初次的方案設計費用,之后會根據客戶使用的功能模塊,收取年服務費。李云龍告訴36氪,由于行業相對集中,口碑推薦非常重要。公司2017年相比2016年營業額增長了7倍,根據2018年已有訂單,預期同比可增至3倍左右。
做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公司,國外主要有GE、西門子等。但它們主要做工廠架構梳理,類似咨詢服務,不做實施。國內則有新松、沈自所、北自所、上海永乾等。李云龍認為,在汽車線束行業,易加科技有技術和市場先發優勢,暫時市面上沒有看到有力競爭者。
公司于2017年11月完成了800萬元的首輪融資,投資方為北科建集團投融資平臺——科慧創投。團隊現有近60人,70%以上都是研發人員。
